一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
睢宁古有泗、睢两水横贯全境,置县时,取“睢水安宁”之意。睢宁是古黄河文明、两汉文明的发源地之一,从下邳国到睢宁县,源远流长四千年。象征诚信的季札挂剑、尊老的圯桥进履、忠义的关羽三约等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,均发生在睢宁境内,并得以传承发扬,培育造就了睢宁人有情有义、诚实守信的人文精神。同时睢宁深受佛教文化影响,佛教最早寺庙建筑之一的“浮图寺”和“九镜塔”曾坐落在bet36体育在线-【体育娱乐】@境内。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睢宁儿童画荣获各类国际奖项近2000个,是全国著名的“儿童画之乡”。
二、交通区位条件优越
睢宁县总面积1769平方公里,人口137万,辖15个镇、3个街道、2个省级开发区和1个省级白塘河湿地公园。
1.拥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——徐州观音国际机场。已开辟深圳、香港、泰国、日本等多条国内国外航线。
2.拥有江苏铁路“金腰带”——徐宿淮盐高铁。徐宿淮盐高铁如期开通,睢宁站、观音机场站综合枢纽建设创出“睢宁速度”,睢宁人民喜圆“高铁梦”,睢宁历史性跨入高铁时代。
3.拥有四通八达的高速路网。宁徐、徐明高速穿境而过,京沪、连霍高速越境而过,全县所有镇(街道)、园区20分钟即可到达高速出入口。
4.拥有通江达海的水上通道。睢宁是徐州亿吨大港6大港区之一,目前沙集港正式启用,打开了通江达海的金色航道。千吨级船舶直通京杭大运河,可达连云港、上海等重要港口。
三、综合实力持续提升
2024年,睢宁县深入落实中央和省、市一揽子稳经济政策,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%左右。规上工业增加值、工业投资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、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。入选新质生产力综合指数百强县,连续三年蝉联发展潜力百强县。集聚合力打响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战,共签约重大产业项目100个,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,总投资51.7亿元的柔性线路板项目落户睢宁、入选省重大产业项目盘子,重大产业项目投产率达62.1%、提升20个百分点,其中超四成实现月度新增规上,为历年最高。坚持以政府“紧日子”换群众“好日子”,将财政支出82%以上投入民生领域,44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成效显著,有力办成了物业提升、噪声治理、管网修复等一批“关键小事”,妥善解决了稳就业、养老育幼、保交楼保交房等一批“民生大事”,发展更具温度、幸福更具质感。
四、2024年总体发展情况
1.工业经济支撑有力。聚焦新型工业化关键赛道,深入推进强链补链延链,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2家,规上工业产值完成380亿元、增长5.6%,“2+3”主导产业产值完成277.4亿元,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升至73%,其中,高端纺织服饰产业产值、开票销售收入均破百亿大关,电商家居销售额连续两年增幅超20%、总量位居全国县域第四。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企业加速行动,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,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家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4家、星级上云企业93家,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%以上,新质生产力加速集聚。
2.现代农业稳产增效。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增长,完成5.1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,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90%,入选“黄淮地区粮食生产技术集成创新高地”建设名单,高产攻关田亩产再创全省纪录。加快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,大力实施49项乡村振兴重大项目,稻麦、果蔬、肉禽等产业年产值超160亿元,鸿升食用菌获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,实现“零的突破”。岚山镇、沙集镇、双沟镇、李集镇荣登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。
3.现代服务业亮点纷呈。净增规上服务业企业30家,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5.3%。精心组织“睢新消费”“恣在睢宁”等系列促消费活动,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增长150 %,智能家电销售额实现翻番,海底捞、罗森、壹度便利等知名品牌争相入驻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40亿元、增长8%,网络零售额保持全市第一,入选第二批全国县域商业“领跑县”典型案例集。成功举办全国大运河自行车系列赛、古黄河野钓大赛等精品赛事,黄河故道乡村风情游纳入省5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,全年接待游客203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10亿元。
4.城市建管更趋精细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面启动,全年实施城建重点工程48项、累计投资13亿元,东部绕越高速睢宁西枢纽正式通车,202县道、205县道、3座徐洪河临时钢便桥等重点路桥建成投用,永昶路、昭义大道实现全线贯通,完善修复路面2.1万m2,“外联内畅”的城市路网加速构建。系统开展城市“微更新”“微治理”,提档升级18条背街小巷,新增停车泊位500个、电动车集中充电棚872处、5G基站200个,完成5个老旧小区燃气改造、惠及3127户,建成10个省级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小区。2个口袋公园建成投用,城区增绿补绿9.3万m2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m2,自然生态“伸手可触、举步可及”。扎实开展物业管理提质增效行动,建立完善物业项目星级评定、红黑榜等行业监管矩阵,物管会、业委会覆盖率全市领先。
5.和美乡村更具质感。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,镇村布局规划修编基本完成,发展类行政村“多规合一”规划管理实现全覆盖,改善农房3106户,新建“户户通”道路100公里,户厕改造圆满完成省市任务,建成省市级特色田园乡村5个、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7个,姚集镇小楼村获评省级传统村落,王集镇洪山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。
6.生态底色更加靓丽。坚持精准治污、科学治污、依法治污,统筹实施工业减排、扬尘污染、餐饮油烟、VOCs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,全年优良天数比率位居全市第一。压紧压实河湖长制,建成幸福河湖43条、农村生态河道360公里,新建改造城镇雨污管网27公里,第二水厂、城东污水处理厂二期投入运行,城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66%,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近60%,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达100%。持续深化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严厉打击非法转移、倾倒固危废行为,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%。筑牢扎紧生态保护绿色屏障,完成山体生态修复443亩,新增造林面积5300亩、四旁植树70万株,创成省级绿美村庄7个,林木覆盖率近30%,李集镇柳圩村、大周村等获评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。
7.社会保障提质增效。持续加大失业、大龄等就业困难人员帮扶,开发就业岗位2万个次,发放援企稳岗贷款及各类补贴2.97亿元,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位居全市前列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实现“13连增”,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实现“20连增”,企保扩面连续三年超过1万人,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%以上,长护险覆盖8400余人。倾心关爱弱势群体,发放救助保障金、优待抚恤金、尊老金等4.72亿元,完成200户家庭适老化改造,建成1所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,桃园镇省级未保站投入使用,创成省市级普惠(示范)托育机构3家,新增托位数200个。稳妥有序推进保交楼保交房任务,楚岳公馆、碧桂园天宸、香熙花苑等楼盘顺利交付,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691套,为3.5万户农村安置房、2400户城区商品房办理不动产登记,用力托起群众“安居梦”
8.社会事业均衡发展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,新改建经济开发区中学、高作中学、睢河路幼儿园等学校11所,新增学位4000余个,多渠道补充师资700名,中考总均分、及格率连续两年全市第一,高考本科上线率再创新高,双沟镇中心小学获评全国乡村温馨校园,4所高中通过省四星级高中现场验收。深入开展健康睢宁行动,提档升级村卫生室25家,创成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3个、重点护理专科4个,省甲级村卫生室通过数量连续两年全市第一,等级中医馆实现县域全覆盖。文化供给丰富多元,全年开展文化惠民活动300余场,成功举办苏北五市文艺联盟展演,《春晓》等6部剧目入选省级“送戏下乡”优秀剧目库,新增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2家,县博物馆晋级国家三级馆。
(2025年1月20日发布)
附件下载: